上世紀九十年代,改革開放的春風席卷神州大地,第一代京新人憑借“初生牛犢不怕虎”的精神,開始涉足醫藥行業,創辦了浙江京新制藥廠,京新從此揚帆起航。30年風雨兼程,30年披荊斬棘,時代見證了京新和京新人的共同成長。
9月29日晚,京新藥業科技創新獎勵大會暨30周年慶典晚會在新昌縣體育館隆重舉行。有關領導、行業專家、客戶代表、公司干部員工及家屬齊聚一堂,感恩歷史、致敬時光。

縣委書記李寧在會上致辭,他表示,新昌的高質量發展,離不開像京新這樣優秀的企業。30年來,京新在呂鋼董事長的帶領下,始終秉承著“精心守護健康”的使命,加大創新投入,加快轉型升級,取得了一系列驕人的成績:連續多年入圍“中國醫藥工業百強”和“中國化學制藥企業百強榜”,是第一批“中國醫藥企業制劑國際化先導企業”,獲得了國家專利金獎和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眾多殊榮。
他希望,京新要堅守主業,做強實業,不斷做細做深、做大做強,把產品做成細分領域的中國最好、世界最好。要依靠科技,重視人才,繼續堅持創新驅動,加大研發經費投入,營造愛才惜才氛圍,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。也希望京新的干部員工向今天受到表彰的功臣學習,向標桿看齊,助力企業蓬勃發展。要回報家鄉,反哺社會,在稅收、產值、招商、公益事業等方面為新昌作出更大的貢獻。

公司董事長呂鋼發表以《不懼困難挑戰 堅持改革創新 努力拼搏奮斗》為主題的講話。他首先代表公司向社會各界對京新發展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,并簡要回顧了京新30年的發展歷程。他說,1990年,潘郁文先生創立了浙江京新制藥廠,實現了空心膠囊向實心膠囊的跨越,邁出了做藥的第一步。1992年,俞更生先生創立了新昌縣康樂化工公司,實現了醫藥中間體到原料藥的轉變,在做藥的道路上邁上了新臺階,為京新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。然而,京新人不滿足于這些成績,開始謀求成品藥的發展。1999年,京新首批通過國家GMP認證,樹立了京新藥的品牌。此后,京新又通過了歐盟認證、WHO認證、FDA認證,達到全球領先的質量標準。京新的產品,從國內走向國際,有30多個產品出口全球10多個國家,有1000多萬歐洲人在服用京新的藥品。
呂董強調,進入21世紀,京新清醒地認識到:僅僅依靠自身的積累無法滿足發展需求,公司便考慮進入資本市場,最終通過3年的努力,于2004年成功上市。在資本的助力下,成品藥布局得以進一步優化,2019年成品藥銷售突破20多個億,成為公司第一大業務板塊。
呂董在講話中指出,在30年的發展過程中,京新經歷過轉型的陣痛,遇到過挫折和挑戰,面臨過生死存亡的抉擇,更多的京新人選擇了堅持和堅守,選擇了拼搏和奮斗,正是這樣的京新人,造就了今天的京新。
呂董希望,在藥品集采等國家政策改革中,醫藥行業進入深度調整,面臨重新洗牌,京新人要充分認識到:唯有創新才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,唯有不斷創新才有企業發展的未來。目前,公司已有3款創新產品處于臨床階段,另有3款產品也將在年底或明年初進入臨床。近年來,京新把營收的10%投入創新,未來10年,將至少投入70億進行創新藥研發,實現創新轉型。京新也要充分認識到文化是企業的軟實力,是無法復制的競爭力,我們將秉承“務實、創新、包容、共贏”的核心價值觀,實現京新的夢想,成為中國精神神經、心腦血管領域的領先者,肩負起“精心守護健康”的使命。

“慈者愛,出于心”。作為醫藥上市企業,京新在快速發展的同時,積極承擔社會責任,堅持公益事業。晚會現場回顧了京新的公益歷程,舉行了新昌縣京新公益基金會成立儀式。基金會的原始資金來源于京新藥業、京新控股和呂董的個人捐贈,共計300萬元。公司董事長呂鋼與高管代表在現場為公益基金進行第一輪捐贈,并同步在線上發起公司中高層干部的捐贈活動,現場及線上共計收到捐款361.26萬元,參與捐款干部232人,為健康公益事業添磚加瓦。

在京新30年發展歷程中,涌現出了一大批作出杰出貢獻的先進典型。他們是京新歷史的親歷者、見證者與參與者,更是京新文化的創造者、建設者與踐行者。晚會現場對京新發展功臣進行了表彰和頒獎。

晚會分為《初心·致敬》《匠心·致誠》《仁心·致遠》三大篇章,精彩節目輪番上演,讓觀眾享受了一場無與倫比的視聽盛宴。

在滿懷希望的《京新之愿》歌聲中,本次慶典晚會圓滿結束,京新人重新踏上不懼困難挑戰、堅持改革創新、努力拼搏奮斗的新征程。
時代潮流,浩浩蕩蕩,
唯有弄潮兒能永立潮頭。
歷史車輪,滾滾向前,
唯有奮斗者能乘勢而上。
站在新的起點,
面對新的挑戰和機遇,
京新將秉承“務實、創新、包容、共贏”的核心價值觀,
肩負“精心守護健康”的使命,
致力于成為精神神經、心腦血管領域的領先者!
投資者關系

